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

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  战史风云  »  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
日期:2022-11-27 19:19热度:加载中...

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

歼轰-7”飞豹”是中国80年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目前该机的改型歼轰-7A已具备全天候的精确对地攻击能力,而随着解放军近年对其的不断改进,多种型号的飞豹变型机也不断出现,大幅提升了飞豹战力。

歼轰-7A战斗轰炸机已批量装备部队,成为海空军对地/对舰打击的利器。


 
研制背景:
 
      虽然中国空军主要作战任务以国土防空为主,不过考虑对地、海面战场的支援,空军对对地攻击能力也比较重视,50年代先后从前苏联引进的TU-16(中国仿制型号轰-6)、IL-28(中国仿制型号轰-5)轰炸机,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代对地支援作战能力,但随着防空体系的发展,特别是防空导弹的出现,让这些飞机的作战效能迅速下降,不过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弱点,地面防空导弹系统和截击机主要依靠雷达来发现目标,对于前者来说受地球曲率影响,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较近,而受当时数据处理系统的影响,截击机的雷达也难以探测地面杂波背景下的目标,不过在低空高速突防也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飞行员由于视野变差,难以及时发现地形障碍,容易撞山,不过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出现可以及时发现地形障碍的地形跟随雷达,其与飞控系统相交联,可以自动完成低空突防飞行,大大提高了飞机低空攻击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具有代表性的飞机就是美国的F-111和前苏联的苏-24,其中F-111利用其较为完善的航空电子系统在低空突防成功避开了越南防空系统的拦截,显示了较强的的作战能力。

轰六中型轰炸机,该机不具备低空突防的能力
从70年代起,中国空军已经意识到轰-5、轰-6存在的穿越对方防空系统能力差的缺点,由于中苏分裂,中国无法从前苏联得到相关的型号及技术,尽管航空工业竭尽所能对这两种飞机进行了改进,如改进轰-5的机载雷达和自动驾驶仪,提高了其低空飞行能力,为轰-6加装第二代领航轰炸系统,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因此要想突破80年代预想战场的防空体系,必须有一种可以低空突防的作战飞机,与此同时,中国海航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国外海军水面舰艇已经普遍装备舰空导弹,其防空能力也日益提高,以轰-5、轰-6为装备主体的海航的作战能力也面临着挑战,所以海航也需要一种和空军差不多的飞机来满足80年代作战环境的要求。因此中国在新型战机的研制中强调海空军通用,即同一种机体加装不同的设备和武器来满足空、海军的作战需要。不过当时空、海军虽然在战机的主要技战指标上基本一致,但在座舱布局却有分歧,空军从低空高速突防性能出发,希望新机采用F-111、苏-24那样的并列双座,其主要优点就是由于两个飞行员并列双座,视野大,并且两者可以共享仪表板数据,可以互相协作,这对于高负荷的低空飞行是非常宝贵的,但海军采用的是导弹轰炸机的概念,即增加一个武器控制员对空舰导弹武器系统进行操纵,希望采用串列双座,由于低空突防飞行所需要的技术难度太高,需要较高性能的地形跟随雷达等航电系统,而相对平坦的海面低空飞行就简单的多,仅需要雷达高度表与飞控系统交闻就可以了,同时由于国产雷达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在海面背景条件下的探测能力尚可满足部队的需要,但滤除地面杂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有关部门最终决定先研制海航型,然后再研制空军型。

1982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歼轰-7及基本配套的YJ-8空射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全面启动,该机作为海航90年代主要反舰导弹发射平台,是中国海洋方向军事斗争的主战武器装备。歼轰-7采用了复合后掠上单翼和机身起落架,这样的布局的好处在于可以为得到较大的翼下空间,以挂载空舰导弹这样的大型机载武器,另外歼轰-7在中国首次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其采用了模拟式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虽然模拟式系统,不过操纵系统的进步配合复合后掠上单翼还较好的实现了低空高速突防和机动性能的要求,据有关资料介绍歼轰-7具备较好的机动性能,具备一定的空战自卫能力。由于要求在外挂空舰导弹的情况下仍旧保持较大的作战半径,因此低油耗的涡扇发动机必不可少,由于国内发动机技术基础薄弱,歼轰-7采用了英国罗罗公司的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91.25千牛,发动机重量为1841公斤,推重经6.5,最大军用推力耗油率为0.68,其性能远远好于当时国内的涡喷发动机,尤其是耗油率低确保了歼轰-7关键的航程指标的实现,在引进斯贝发动机的同时,中国在西安发动机厂也开始了国产化工作-国内涡扇-9,但由于技术差距及其他原因,涡扇-9的研制进展一直不顺利,所以早期生产的歼轰-7仍旧使用进口的斯贝发动机,直到2003年2003年7月17日,国产化涡扇9终于通过国产化工程技术鉴定,获准投入批量生产。实现全国产的涡扇9被命名为“秦岭”。为歼轰-7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动力装备的基础。

 

电子设备:
作为以反舰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作战飞机,歼轰-7的航电系统即围绕着保障反舰导弹的使用来展开。主要包括为确保战机能够准确到达战区的导航系统和为空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的火控雷达。根据有关资料歼轰-7的航电系统包括232H单脉冲多功能火控雷达、ZJ-9指挥仪、210多普勒导航雷达、265A雷达高度表、HZX-5航向姿态系统等,其中232H火控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在150公里左右,跟踪大约90公里。由于航空电子设备的增多,中国战机传统采用了硬件互联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因此歼轰-7在中国首次采用了数据总线将各系统相连,形成初步的综合航电系统,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条件的限制,歼轰-7的航电系统采用的是低速、单向的ARINC-429总线,系统以火控计算机为核心,负责座舱显示、飞行整体状态的收集、信息处理及各子系统输出控制等功能,虽然歼轰-7的航电系统综合程度仍旧较低。功能也较为有限,但实现了攻击/导航的一体化,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作战能力。

 


要想保障机载空舰导弹的有效使用,仅靠载机还不够,由于技术的发展,现代防空雷达具备探测距离远、精度高等特点,舰空导弹也提高对低空目标的攻击能力,配合近程防御系统,可以形成对反舰导弹的多层拦截体系,因此为提高突防能力,需要降低在对方舰载防空系统中暴露的时间,所以现代攻击机一般采用低空突防的办法,最机载转达最大跟踪距离处跃升,雷达开机,迅速截获、跟踪和锁定目标,然后发射导弹,这个过程时间越短越好,因此为确保雷达迅速截获目标,外部目标指示系统必不可少,作为歼轰-7的主要配套系统,中国海航装备了运-8警戒引导机和高新某号工程电子侦察机,这两者可以对较大面积的海区进行搜索,并将目标信息提供给歼轰-7,后者据此确定自己的航向,隐蔽接敌,然后迅速发动攻击,因此歼轰-7也是中国最早装备数据链的飞机之一。

  
装备改进:
从配套的YJ-8机载反舰导弹射程为50公里来看,歼轰-7与运-8警戒机及电子侦察机等组成的协同攻击系统已经可以压制当时以标准-1为主体的周边海军舰艇,特别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8.8编队,在中国大型水面舰艇数量和质量不足的情况下,歼轰-7是中国海军与其抗衡的重要作战力量,不过随着周边国家海军的神盾化,尤其是海自的“八八舰队”通过增加金刚级神盾舰升级为“十九舰队”后其防空能力扩展到100公里左右,这对歼轰-7提出强大的提战。为此中国也对歼轰-7进行了改进,在后期生产的型号中采用了更先进的雷达,可以提供更远的探测距离,反舰导弹也更新射程更远的型号,同时考虑到神盾舰具备的强大防空能力单纯反舰导弹可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中国还将部分歼轰-7改装为电子战型攻击机,配备有电子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形成对神盾舰的硬、软综合压制能力,大大提高海航对于现代水面舰艇编队的压制能力。

虽然当年空军暂时放缓新型歼轰机的研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型歼击机上面,但空军希望拥有更强攻击能力的愿望却没有放弃,特别是90年代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的转变,空军也确定了“攻防兼备”的建设方针,因此空军对具备昼夜全天候精确导航/瞄准、防区外攻击能力的战机的需求变的迫切起来,所以2000年以后,中国空军引进100架苏-30MKK歼击轰炸机,不过由于该机价格较为昂贵,加上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敏感性,空军也不希望在这个重要的作战能力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因此随着国内相关系统如地形跟随雷达、导航吊舱及精确制导武器的成熟,改进后的歼轰-7——歼轰-7A也被空军所接受,成为空军执行远程作战任务又一只铁拳。

 

中国空军装备的歼轰-7A,注意其黑色的机头和整体风档
从外表来看歼轰-7A与歼轰-7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取消了翼刀,用整体风档替代原来带曲撑的风挡。但是从内部来说歼轰-7A与歼轰-7却有着天壤之别,歼轰-7A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该飞机综合航电火控 系统是一套综合化、数字化、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可维护性及扩展能力的多功能电子火控系统。系统具有全天候自主和非自主导航、作战管理以及系统综合显示和控制管理等功能。与相关系统相配合还具备昼夜全天候投放精确制导武器、防区外攻击和反辐射攻击等功能。歼轰-7A用国产JL-10A脉冲多普勒雷达替代了原来的232H火控雷达,与后者相比JL-10A探测距离和功能都有较大进步,特别是具备地形跟随、多普勒锐化等对地模式,可以较好的支持歼轰-7A的远程打击任务,由于设备和功能的增多,系统采用了多条1553B数据总线,核心是任务计算机,与歼轰-7的火控计算机相比,其运算速度更高、容量更大,可以支持更多的功能和武器,其功能包括:系统的任务数据管理、导航计算、 武器瞄准 计算和武器的发射控制,平显和后舱中央下显的显示 驱动等。这一点对于歼轰-7A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任务计算机能够支持更多的武器的运用,才能让歼轰-7A执行更多的作战任务,所以90年代以来军用作战飞机升级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升级任务计算机,以支持更多的武器,如美国空军的F-16CJ战斗机原来只负责防空压制任务,经过CCIP升级后,配备了MMC任务计算机,可以支持光电瞄准吊舱、激光制导炸弹等武器,成为具备防空压制、精确打击的多用途战机,这意味着可以让较少的战机来执行更多的作战任务,从而可以减少空军机队的规模,这在现代战机日益昂贵的今天显然是十分宝贵的。

 

【相关文章】

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

标签: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17227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